聚焦方法创新与教学实践——管理学院社会治理协同创新研究中心教师参与第十届社会研究方法论坛

作者:王丹丹 时间:2025-08-27 点击数: 责任编辑:蒋杨鸽

2025年8月3日至5日,第十届社会研究方法论坛在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举办。本次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主办,管理学院社会治理协同创新研究中心宋亚娟主任和王丹丹老师受邀参会,与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一线教师共同聚焦社会研究方法的前沿发展与教学实践,展开深度交流研讨。

论坛开幕仪式上,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总经理李开龙发表开幕辞,回顾了论坛自创办以来,始终聚焦于搭建高质量学术交流平台,在推动社会研究方法创新及人才培养等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并对长期支持论坛发展的一线教师表达诚挚谢意。内蒙古师范大学民族学人类学学院党委书记包凤兰致欢迎词,热忱欢迎参会人员,并介绍了内蒙古在民族研究、社会治理等领域的独特优势,期望大家借助论坛碰撞出思想火花。

论坛主体环节,多位领域内权威专家带来精彩授课,内容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价值。南京大学特聘教授风笑天以“学会提问:如何找到好的研究问题”为主题分享经验。他强调,选题是社会研究的关键起点,关乎研究价值与方向。风教授结合自身丰富研究经验,详细讲解了从社会现实、个人经历、大众媒介、专业文献、学术交流五个方面挖掘优质研究问题的方法,助力众多研究者突破选题困境。中国人民大学教授赵延东聚焦社会调查中的误差控制问题,系统剖析了抽样误差、测量误差等七类常见误差产生的原因,并创新性提出 “全流程误差控制模型”。该模型从调查设计到数据分析的各个环节,为提升调查数据的科学性与准确性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操作框架。中华女子学院副教授周旅军探讨了 AI 技术在社会研究中的应用,指出 AI 具有 “使能” 作用,通过实际案例展示了大模型如何重塑文科研究范式。同时,他也提醒研究者要坚守学术道德底线。

8月4日下午,论坛进入社会研究方法课程教学研讨环节,来自不同高校的5位教师代表先后登台,分享了各自在课程设计、教学模式创新、实践教学开展等方面的前沿经验,内容涵盖案例教学法应用、虚拟仿真实验融入、校企协同育人机制构建等,成为论坛中聚焦教学实践、贴近一线需求的一大亮点。在点评环节,风笑天教授对一线教师积极探索教学创新的精神给予充分肯定,并着重强调“方法教育需紧密回应中国社会真问题”,明确反对教学内容脱离实际社会需求、沦为单纯技术操作手册的倾向,呼吁高校方法教育要始终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以教育成果服务社会发展,培养更多能解决真实社会问题的研究型人才。

此外,南京大学许琪教授解读了国内外十大权威数据库的使用要点与潜在陷阱,警示研究者“数据误用比数据缺失更危险”。上海师范大学冯猛教授以“六脉神剑”比喻实证研究的六个步骤,鼓励青年学者积极行动,在实践中探索真问题。

本次论坛通过专家授课、教学研讨、经验分享等多元形式,为与会教师搭建了高效的学术交流与教学互助平台。宋亚娟与王丹丹两位老师在论坛期间积极参与研讨活动,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同行深入交流研究心得、分享教学经验,拓宽了学术视野、更新了方法认知。未来,两位老师将以本次论坛为契机,把所学所思所悟融入后续的教学与研究工作中,进一步提升教学质量与研究水平,为推动社会研究方法普及与应用、培养高素质研究型人才贡献力量。

图文/王丹丹


Copyright ©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管理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地址:河南省郑州新郑龙湖镇文昌路1号 邮编:4511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