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精准对接大数据产业发展新需求,优化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切实提升人才培养质量,2025年9月10日下午,大数据管理与应用教研室主任王伟歌与专任教师田丰、韩晶晶一行,赴航空港区人工智能基础数据产业基地开展专题调研。围绕《2025版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调研论证,教研室教师与河南数智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技术总监闫龚长、工业元宇宙产业学院副院长李延保进行了深入交流。

首先,在闫总带领下老师们一行参观了解了基地的主要业务发展情况,让老师们感受到了人工智能技术的飞速发展对人才需求的新变化。然后,王伟歌老师从专业定位、毕业要求、课程体系、实践教学四个维度介绍了新版人大数据管理与应用专业才培养方案的修订思路与特色亮点。闫总对培养方案给予充分肯定,在培养目标和毕业要求方面,设定的目标紧密契合当前大数据行业的发展趋势与用人需求,聚焦学生解决复杂数据问题的综合能力培养,特别是强调了对学生数据思维、工具应用、项目管理及团队协作等软硬技能的融合培养,认为这有效保障了毕业生与企业岗位要求的无缝对接。在课程设置方面,体系架构完整、层次清晰,课程内容科学合理、前瞻性强,确保了基础性与前沿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有机统一。特别指出《大数据安全》、《大数据治理》、《数据资产管理》等课程直击产业痛点,为学生职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针对方案优化,闫总提出三点建议:一是强化数理基础,夯实学生算法思维。无论编程类课程还是数据分析类课程都需要较强的数学基础,《线性代数》课程开设学期应前置,以确保《数据结构》等课程的学习基础;二是深挖Java技术栈,建议在现有课程基础上增设《JavaWeb开发》《Spring Framework微服务实战》等企业高频用人技术模块;三是完善实践环境,建议学校联合基地共建Docker私有镜像库,支撑Java、Maven、分布式计算等课程的“教学—实训—竞赛”一体化需求。结合个人职业成长经历,闫总还特别希望老师们能够时时勉励学生们,“就业竞争日益激烈,对大数据人才提出了更高专业要求,同学们唯有持续精进技能,方能赢得未来职场主动权”。

最后,李延保院长补充指出,工业元宇宙产业学院将依托基地算力资源与真实数据案例,把企业级项目“零时差”引入课堂,实现课堂与岗位无缝衔接。
教研室老师表示,此次调研收获颇丰,将尽快吸收企业建议,完成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的最终修订,力争为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输送更多“懂数据、精技术、善治理”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图/文 田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