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首页精品课程

《旅游学概论》讲义
发布人:张小雁 来源部门:企业管理系  浏览人次:次     发布时间:2012-11-12 00:00:00

第一章 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学习目的: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会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观察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的发展,认识人类旅行和旅游活动是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这一最基本的旅游活动发展规律。

学习内容

n 古代旅行

n 近代旅游的产生与发展

n 现代旅游的迅速发展

n 中国旅游业的产生与发展

从历史的眼光看,人类的旅游活动大致经历了三个大的发展阶段。一是限定在有闲阶层中的古代旅游,其特征是以游乐为主,规模较小。二是开始普及到中产阶层的近代旅游,它源自于人本主义意识和科学技术进步,并直接促成了现代旅游业的出现。三是社会大众共同参与的现代旅游。

第一节 19世纪以前的旅行发展

一、原始社会早期的人类迁徙的活动

旅游现象是人类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对于旅游现象具体起源时间,有人认为起源于原始社会晚期,有些人则认为是在人类社会跨入文明阶段之后才产生的。

那么到底答案是什么?目前,人们已经形成的一个共识便是旅游是从早期旅行发展而来的。

1、原始社会的迁徙活动

一般人认为,原始社会没有旅游,只有迁徙活动。为什么?因为原始社会早期社会经济特点决定了原始社会没有旅游需要。

人们的生存状况

原始社会的前期

处在饥饿和自然灾难侵袭的威胁之中

新石器时代

人们的劳动所获除自己食用之外,几乎没有什么剩余物

那么,非洲原始人类向亚洲、欧洲的迁徙;亚洲东北部的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通过白令海峡向美洲大陆迁移等难道不是旅游吗?

迁徙行为,是人们出于谋生的目的,或者出于自然原因(如气候、天灾等对生存环境的破坏),或者出于人为原因(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离开定居地,在新的定居点定居下来,不再回到原来的定居点。如非洲原始人类向亚洲、欧洲的迁徙;亚洲东北部的爱斯基摩人、印第安人通过白令海峡向美洲大陆迁移,成为那里的原始居民。

为什么说人类的迁徙活动不属于旅游活动?

迁徙与旅游的区别:(1)目的是为求生存而不是消遣游玩。(2)离开原来居住地而不是暂时的。

人类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的迁徙活动,都是因自然因素(例如气候、天灾等对生活环境的破坏)或特定人为因素(例如战争)的威胁而被迫进行的,都是出于生存的需要,出于这种需要而远走他乡的活动只能是逃荒、移民或避难活动。因此,我们可以认为,由于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这一时期人类客观既无旅行的物质基础,主观上亦无外出旅行的愿望。当时人类迁徙活动的被迫性求生性都说明它们不属于现今意义上的旅行和旅游。

二、人类旅行需要的产生

旅行,是人们出于迁徙以外的任何目的,可以是经商、学习,也可以是旅游,离开自己的常住地到异地作短暂停留并按原计划返回的行为。

1、人类旅行需要产生的背景

旅行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伴随商业活动的兴起而产生的。在早期人类历史上,有三次社会大分工。第一次是畜牧业与农业的分离,第二次是手工业从农业、畜牧业中分离出来,第三次是原始社会末期和奴隶社会早期,商业从农业、畜牧业和手工业中分离出来。商业的发展,促使商人到处奔走,旅行活动由此而开始。

三次社会分工

标 志

第一次社会分工

畜牧业和农业分离

第二次社会分工

手工业同农业和畜牧业的分离

第三次社会分工

商业从农、牧、手工业中分离出来

旅行不同于旅游。现代汉语中“旅行”(travel)和“旅游”(tourism)二词大体可以相通,但严格地说,二者是有区别的。

旅行与旅游的区别:(1)目的不同。单纯的旅游是指人们出于消遣性目的而暂时离家外出的活动;而旅行则是泛指人们出于任何目的,商务、求学、打工等,往来于不同地点间的空间转移活动。(2)离开时间不同。旅游人们在完成目的地访问活动后,必须返回其原来的居住地;旅行则不一定。(3)内容不同。旅行仅仅是为完成某个动机的一般空间流动过程,旅游则包含旅行和游览。有旅游必定有旅行,有旅行不一定有旅游;旅游者同时是旅行者,旅行者不一定是旅游者。

所以,人类的旅游行为虽然孕育于人类的迁徙和旅行行为中,但迁徙和旅行都不是人类纯粹意义上的旅游行为。

旅行最初实际上远不是消遣和度假活动,而是由人们的现实主义及人们(物质进步,交换的发展)扩大对其他地区的了解和接触的需要所产生的一种活动。因而在最初的年代中,主要是商人开创了旅行的通路。(商人开创了最初的旅行通路。丝绸之路、香料之路、茶马古道)因此可以说,旅行作为一种经济活动产生于原始社会末期,它是伴随商业活动的兴起而产生的。

三、奴隶社会时期——人类旅行的发展时期(原始社会末期——476年)

奴隶制社会是一个相当残酷的社会,它实现了社会生产各行业之间、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更进一步的分工,从而使生产力的提高、交换的扩大、艺术和科学的创立等等成为可能,使人类比在原始社会取得更大的进步。

(一)奴隶社会旅行发展的原因

到奴隶社会时期,旅行更加发达。原因:一是奴隶制建立,社会各行业分工更加细密,商业更加发达;二是奴隶制统一国家的建立,社会秩序相对稳定,空间移动的条件更加具备,为旅行活动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使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交换和易货经商。

(二)奴隶社会旅行发展的表现:

在西方奴隶制社会中,奴隶制国家的发展与繁荣客观上为旅行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物质条件。事例: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这一点在古罗马帝国表现得最为典型

在古代西方,古罗马帝国(前30年至前476年)的旅游最具有代表性。

原因:(1)疆域辽阔。以罗马为中心,最大时北到欧洲中部莱茵河、多瑙河一带,西到大西洋不列颠、西班牙,南据北部非洲,东达西亚两河流域,地跨欧、亚、非三洲,地中海成为帝国的内湖;“条条大道通罗马”是其真实写照。

(2)特别值得一提的是,罗马政府在全国境内修筑了许多宽阔的大道。这种全国道路网络的兴建虽然是出于政治和军事上的目的,但客观上也为人们沿路旅行提供了方便。罗马帝国时期旅店的产生,也是在沿途由政府所设驿站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3)资源吸引力大。典型代表是闻名世界的“七大奇迹”(埃及金字塔、巴比伦空中花园、亚历山大灯塔、罗德港巨人雕像、宙斯神像、阿提密斯神殿、摩索拉斯陵墓),对人们有巨大吸引力。

①表现:商务 外交 公务 消闲学术 宗教

②基督教:世界三大宗教之一,BC世纪由巴勒斯坦人,耶稣创立,上帝耶和华与圣母玛利亚的独生子,12岁去耶路撒冷圣殿,自小聪明,30岁开始传教,并收12门徒,最后被当权者钉死在十字架上,12门徒中犹大的出卖造成。《最后的晚餐》13人,所以西方人忌讳“13”且耶稣受难之日为星期五,将两者视为凶日,但其信徒坚信耶稣已经复活升天,并继续传教。

③教派:天主教(西罗马) 东正教(东罗马) 新教(马丁.路德金宗教改革14-16世纪)

④经典节日:《圣经》由《新约全书》和《旧约全书》两部分组成。标志为十字架。主要节日为复活节、圣诞节。

⑤基督教四传中国:唐朝贞观年(景教)-元朝-明清年间-鸦片战争后

但是到公元5世纪,随着罗马帝国的衰亡和社会秩序的动荡,旅行发展的条件陆续消失。原因(1)由于国内各地区贸易数量缩小,商务旅行者数量急剧减少;(2)由于道路无人管理,日渐毁坏;(3)由于沿途路上盗匪横生,安全条件不复存在。

从罗马帝国衰落,直到上个世纪中叶为止这段时期为止,是没有多少人外出旅行的。

中国奴隶制社会时期旅行发展的情况同西方奴隶社会旅行发展的情况基本相同,但中国奴隶社会的形成,要比西方国家早得多。商朝成为中国奴隶社会经济繁荣时期。夏代发明的舟车到了商代更加普及和先进。

所以,就整个世界而言,人类有意识的外出旅行活动应始于原始社会末期,并在奴隶社会时期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这种活动主要不是消遣和度假活动,而是由产品或商品交换而促发的一种经济活动,是生产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产品交换,从而推动了人们对旅行的需要。

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

在奴隶社会,促发人们外出旅行的主要原因是产品交换和经商贸易,但这并不意味着当时没有以消遣为目的的旅行。在我国奴隶制社会中,这种消遣目的的旅行主要表现为奴隶主阶级的享乐旅行

西方奴隶社会情况略有不同,除了奴隶主的享乐旅行外,一些自由民也参加到消遣旅行的行列中来。在罗马帝国时期,由于交通上的便利条件,人们经常在夏季沿大陆旅行。当时,这种旅行一般是离开城市到沿海地区游览。

但应该说明的是,这些能够参加消遣旅行的自由民决非一般的体力劳动者,而是他们在当时人口中也只是为数很少的一部分。

四、封建社会的旅行发展

中国的封建社会长达两千多年。在这两千多年中,特别是在各统一朝代期间,由于社会政治比较安定,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较以前都有很大的发展。生产技术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与繁荣为当时旅行的发展奠定了新的物质基础。

(一)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

1、条件:(1)良好的社会环境(政治上的大一统和超稳定、经济上的持续发展、科学技术上领先水平、一脉相承的灿烂文化、与各国保持友好的传统)

(2)相对完善的交通体系(水路、陆路)

旅行与交通是密不可分的。中国封建社会时期的交通情况在一定程度上可反映当时的旅行发展。水路交通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春秋时代便有水运的记载。

汉朝 隋代(贡献最大) 唐朝 宋朝 元、明、清(海运)

封建时期水陆交通的发展虽然由国家发展漕运所致,但客观上也便利了人们利用水路旅行往来。

在中国封建社会中,陆路交通建设也有很大的发展。

秦(“弛道”、“直道”、“五尺道”、“新道”) 秦以后(驿站)

正是由于经济和交通的发展,为封建时期的旅行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经济基础和物质基础。这一时期

2、常见的旅行类型:

隋炀帝、乾隆 帝王巡游

张骞、郑和 公务旅行

李白、杜甫 士人漫游

玄奘、鉴真 宗教旅行

商人 商务旅行

1、帝王巡游。帝王巡游的目的,一是饱览风景名胜;二是显示帝王权威,震慑人民,了解民情,有利于巩固统治;三是封禅。封禅地点一般选择名山大川,主要是泰山。山上玉皇顶祭天曰“封”,山下梁父小丘祭地曰“禅”。突出的如秦始皇、隋炀帝、乾隆等。

2、官吏宦游。中国古代历朝官吏,奉帝王派遣,为执行某种政治、经济、军事任务而进行的旅行活动。张骞出使西域、郑和七次下西洋等。。

3、买卖商游。如春秋时期郑国商人弦高。

4、文人漫游。如春秋时期孔子周游列国、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游说活动、西汉司马迁二十壮游、魏晋文人纵情山水游、唐朝李白、明朝的徐霞客等。

5、宗教云游。以朝拜、寻求仙人、求经等为目的而进行的旅行。如法显、玄奘、鉴真等。

6、佳节庆游。在中国古代各族人民的生活习俗和喜庆佳节很多,如汉民族的春节庙会、元宵灯会、清明踏青、端午竞舟、中秋赏月、重阳登高等。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藏族的雪顿节、彝族的火把节、傣族的泼水节、土族的花儿会等。

(二)欧洲的旅行活动

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后,欧洲经过一段时间的混战和动荡,逐渐进入封建社会。中世纪的欧洲,是欧洲历史上最黑暗的时代。政治上,民族纷争,国家林立,大小领主拥有对自己土地上的绝对管理权,相互间攻伐不断,始终没有安宁的环境。在经济上,封建庄园自给自足,社会缺少需求。西欧早期封建社会是没有城市的,自由经济的性质十分突出的,一个村子就是一个闭塞的经济单位,以农业为主,简陋的手工业大都以家庭副业形式存在,和外界几乎隔绝,因而交换很少。思想文化方面,罗马教会用宗教神学控制人们思想。

11世纪之后,欧洲城市开始兴起,西方封建主对财富的追求,促进远航探险热潮,终于在15世纪出现哥伦布、麦哲伦等开辟新航路的伟大的探险旅行活动。

1、达加码:受葡萄牙王室之命,延西非岸南下绕过非洲南端好望角到印度。

2、哥伦布:出生在印度,受西班牙王室之命,据“地圆说”另寻他途,希望到达中国和印度,少年喜欢航海,横渡大西洋发现了加勒比海诸海以为是到了印度,称当地土著居民为“印第安人”,发现了美洲新大陆。

3、麦哲伦:奉命率西班牙船队越大西洋-巴西岸南下-南美洲-今麦哲伦海峡-太平洋-菲律宾世界首次环球航行

(三)阿拉伯帝国时期的旅游

7世纪初,穆罕默德创立伊斯兰教后,建立了阿拉伯国家,8世纪中期形成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1258年被蒙古人所灭)。辽阔的地域、特殊的地理位置(欧亚之间)以及宗教原因(伊斯兰教规定,每个穆斯林一生必须到其宗教圣地麦加朝圣一次),促进了其旅行活动的发展。

1、伊斯兰教:创立于7世纪初,创始人穆罕默德,是著名的宗教家、思想家

政治家和军事家,生于阿拉伯半岛麦加城(今沙特境内),公元630年,率领万人组成的穆斯林大军征服麦加,以麦地那为中心,统一阿拉伯半岛,建立政教合一的国家。

2、伊斯兰教规定,每个穆斯林一生必须到其宗教圣地麦加朝圣一次

3、信仰经典节日:信仰安拉真主,信奉独一无二的主宰,无所不在永恒唯一。经典为《古兰经》和《圣训》。标记为新月。主要节日为开宰节、古尔邦节(宰牲节)、圣纪节

4、传入中国:

丝绸之路(陆路):阿拉伯-伊朗-天山南部-河西走廊-中原

香料之路(海路):阿拉伯-印度洋-印度-马六甲海峡-广州泉州

历史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罗马帝国(前30年—284年—395年—476年)、亚历山大帝国(前324至前323年)、阿拉伯帝国(8世纪至1258年)、奥斯曼帝国(16世纪至1922年)。

历史上地跨三洲的大帝国:罗马帝国亚历山大帝国、阿拉伯帝国、奥斯曼帝国

(四)封建社会旅行发展的特点

中国和西方封建社会时期的旅行发展普遍具有以下特点:

1、从参加者看:多为帝王、官僚、贵族等统治阶级及其附庸阶级。他们人数不多,在人口中所占比重很小,因此此时的旅游活动不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2、从旅游类型看:贸易经商旅行仍然占居主导地位。

区别:中国以经商为目的的旅行活动领先于西方。

第二节 近代旅行和旅游业的开端

到了19世纪初期,旅行的发展在很多方面都开始具有今天意义上的旅行的特点。其中一个重要的特征便是因为消遣目的而外出观光或度假者在人数规模上已经超过了传统的商务旅行正因为如此,英文中的旅游一词也于此时开始问世。

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产业革命对近代旅游的影响

产业革命:是指资本主义机器大工业代替工场手工业的过程,是资本主义政治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

产业革命的结果是人类社会带来了一系列的变化,其中对旅游的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1、 产业革命加速了城市化的进程,并且使很多人的工作和生活地点从农村转移到工业城市。(生活地区的变化:乡村----城市)

2、 除了工作和生活地点的变化外,产业革命也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性质。(工作性质的变化:单一,枯燥,需要消遣)

3、 产业革命带来了阶级关系的新变化。(工业资产阶级的上升)

4、 科学技术的进步,特别是蒸汽机技术在交通运输中的应用,使大规模的人员流动成为可能。

二、旅游发展过程中的铁路时代

自1769年蒸汽机发明后,这一技术很快便被应用于制造新的交通工具。

但是,对当时旅游发展影响最大的还要算是铁路运输。

在铁路运输问世之前的近两个世纪中,欧美人外出旅行以公共马车为主要的交通工具。

轮船、火车外出与公共马车相比,具有如下优点:(费用低,速度快,运力大,网络广)

1、 这些新旅行方式比乘公共马车旅行费用低廉。

2、 新旅行方式使旅行速度大大加快。

3、 新交通工具的运载能力大大高于公共马车。

4、 铁路网络的不断扩大,加之火车速度的因素,使人们外出活动的半径得以增加。

三、托马斯.库克的活动与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托马斯.库克(1808-1892)原来是印刷和出版商,后来开创了旅游经营的先河。

提到近代旅游业的产生和发展,大家会不约而同的想到一个人----(英国人)托马斯 库克。

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包租了一列火车,运送了570人从莱斯特前往拉夫巴勒参加禁酒大会,往返行程20多英里,团体收费每人1先令,免费提供带火腿肉的午餐及小吃,还有一个唱赞美歌的乐团跟随,这次旅游活动就是人们所公认的近代旅游活动的开端。在这次旅游活动中,库克自始至终随团陪同照顾,可以说是现代旅游业全程陪同的最早体现。自此以后,他又多次组织类似的铁路旅行(184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团体逍遥旅游),并逐步认识到在组织旅游活动的领域中,潜藏着巨大的商业机会。

1851年,创办了名副其实的“托马斯.库克父子旅行社”

后来把分社扩展到68个国家。到19世纪60年代,经托马斯库克组织的参加旅游活动的人数已累计达100多万,他的名字也成了旅游的代名词在欧美地区家喻户晓。

▲1841年7月5日,托马斯.库克的包租火车团体旅游参加禁酒大会的活动被标志着近代旅游及旅游业的开端,是因为这次火车团体旅游具有以下一些特点:

1、 这次活动具有较为广泛的公众性

2、 托马斯.库克本人不仅发起、筹备和组织这一活动,而且从始至终随团陪同照顾。

3、 这次活动参加者规模之大在当时是空前的。

4、 这次活动为以后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建立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经验

▲1845年,托马斯.库克组织了团体逍遥旅游,这次活动的特点:

1、 组织这次旅游已不再是过去的“业余活动”而是出于纯商业性的目的。

2、 此前托马斯.库克组织的旅游都是当日往返的一日游,而这一次则是在外出过夜数天的长途旅游。

3、 组织这次活动前,托马斯.库克沿途作了大量的先期考察,以不确定沿途要停留的参观游览地点,了解廉价旅馆的情况。

4、 编写并出版了世界上第一本旅游指南《利物浦之行手册》。

托马斯.库克旅行社的问世标志了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托马斯.库克拥有许多旅游界之最:最早的旅游经营者,最早的全程陪同,编写了最早的旅游指南手册,最早的包价出国旅游组织者,最早的旅行支票制作者,最早的环球旅游组织者。其创办旅行社的活动标志着近代旅游业的诞生。

第三节 现代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一、现代旅游的概念

现代旅游: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特别是本世纪60年代以来,迅速普及于世界各地的社会化旅游活动。

二、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促使二战后旅游活动在世界范围内迅速发展的主要因素包括:

1、 战后世界人口迅速增加。

2、 战后世界经济迅速发展。

3、 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缩短了旅行的时间距离。

4、 生产自动化程度的提高使劳动力的带薪假期得以增加。

5、 战后各国城市化进程普遍加快。

6、 教育发展、信息技术进步,增进了人们对外部世界的了解。

战后世界各国的教育事业不断向新的广度和深度发展,加之信息技术进步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对自己乡土和本国以外其他地区和国家的事物增加了了解,并因此产生兴趣,这种好奇的增强了他们的求知欲。

第四节 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一、建国前

1923年8月,上海商业储备银行的总经理陈光甫先生在该银行下创设了旅游部,经营客务运输和旅游旅馆;1927年6月,旅游部从银行独立出来,成立了中国旅行社,其分支社遍布华东、华北、华南等15个城市。

二、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外事接待阶段)

1、基本特点:旅游接待多为单纯政治接待,不计成本,不讲效益。因此,此时旅游业还是事业,不是产业。(“产业”是某一类企业的总称,其主要业务或产品大体相同。产业必须讲究成本效益,而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不讲成本效益)

2、主要大事:

①两大旅行社系统成立

一是1954年成立的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及其分、支社,二是1957年由各地的华侨服务社组建而成的华侨旅行社(1974年改名为中国旅行社)总社及其分、支社。(1980年成立的中国青年旅行社系统,共为旅行社三大系统)如下:

1954年4月15日 经周恩来总理提议和当时政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国际旅行社总社,并在上海,天津,广州等地成立了14家分社。

1949年11月9日,厦门有关部门接管了旧的“华侨服务社”,成立了新中国的第一家华侨服务社 → 1957年,各地华侨服务社在京召开会议,统一名称加“旅行”二字,4月22日成立了华侨旅行服务社总社→1974年,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了中国旅行社,并与华侨旅行社合署办公,统称中国旅行社 文革结束前,旅行社其实是“两套牌子,一套人马”

1979年11月16日,成立了全国青联旅游部,1980年6月27日,国务院正式批准中国青年旅行社成立

中国国际旅行社负责接待外国自费旅游者,由国务院及地方政府的外事办公室领导;中国旅行社负责接待海外华侨、外籍华人、港澳及台湾同胞,属于政府的侨务系统。中国青年旅行社以来华旅游的青年旅游者作为主要招待对象。体制方面名义上定为“国营企业”,实际运作中都是行政或事业单位而不是企业.1979年以前政府办旅行社主要是为了争取外国人和华侨来访,使他们更好地了解、同情和支持新中国,以扩大中国的对外影响,属于友好接待性质。那时对旅行社的要求主要是取得接待工作的政治效果而不是经济效益;主要根据政治条件选择接待对象,而不是广为招徕;旅行社的体制也是行政或事业单位而不是企业。

②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

1964年,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成立,其直接意义是中国旅游事业从此有了专门领导机构.(1978年改为直属国务院的“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总局”,各省直辖市成立旅游局;1982年改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旅游局”。见教材232页“我国的旅游组织”)

三、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旅游业全面振兴时期

1978年以前我国仅有两家以政治接待为主的旅行社----中国国际旅行社和中国旅行社,它们不具备经济的性质,而且数量少,所以不足以构成一个行业。改革开放以后,才可以称的上中国旅游业。

第一阶段:1978—1989 初步形成阶段

第二阶段:1990—1994 理性发展阶段

第三阶段:1995至今 行业调整阶段

(一)第一阶段:1978—1989 初步形成阶段 (以接待入境旅游为主阶段)

1、基本情况:1978年10月至1979年7月,邓小平同志5次专门讲话,要求尽快发展旅游业。邓小平同志指示:“旅游事业大有文章可做,要突出地搞,加快地搞”;“搞旅游要把旅馆盖起来。下决心要快,第一批可以找侨资、外资,然后自己发展”。邓小平同志在旅游业对国家政治经济的积极作用,对改革开放的积极作用以及旅游管理、旅游开发、旅游促销等一系列旅游业的基本认识、基本规律上作了明确指示。按照邓小平同志指示,国务院成立以主管副总理为首的旅游工作领导小组,各地政府也相继成立领导小组。开放和高层决策人推动了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步伐。

但是由于中国旅游设施不完善以及其他因素,此时我国旅游业发展重点是入境旅游(没有采取“先国内,后国外”的常规发展模式,而是优先发展入境旅游。),对国内旅游则实行“不宣传、不提倡、不反对”的方针。(打开国门,蜂拥而至。动用军用飞机疏散游客“桂林山水甲天下,我到桂林住地下”)

2、主要大事:

初步形成阶段,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中有3件具有重大意义的事情

(1)中国旅行社行业大事

1984年旅游外联权的下放,他是旅行社行业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解释:见论文)

1985年《旅行社管理暂行条例》的颁布。(解释:见论文)

(2)中国加入世界旅游组织(1983年)

“世界旅游组织”是1975年成立的一个政府间的国际性旅游组织,总部设在西班牙的首都马德里。(详见教材238页)

1983年10月,“世界旅游组织”印度新德里会议一致通过接纳中华人民共和国为正式成员国,标志着中国旅游业已跨入世界旅游业的行列。

(3)1986年,旅游业的接待人数和创汇收入被正式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七个五年计划(1986—1990)》。

(二)第二阶段:1990—1994 理性发展阶段(入境旅游、国内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阶段)

1989年的64风波使我国年轻的旅游业受到了巨大的冲击,当年国际旅游入境人数和旅游外汇都大幅下跌,分别比1988年减少23%,17%。这是我国旅游业自1978年来出现的第一次负增长。当时在南方几个沿海城市,酒店客房入住率大幅下跌,房价一降再降,深圳数十家4星级酒店10美元一晚,可见当时的旅游业是如何惨淡经营。在这种情况下,我国旅游业经营者第一次强烈意识到,旅游产品的易受影响性和经营旅游业的风险性。痛定思痛,我国旅游业经营者开始进入一个更为理性的发展阶段。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我国旅游业惨淡经营的时候,恰恰来自台湾和俄罗斯的旅游者急剧增加。而且,1992年国家旅游局和民航局合办了“中国观光年”。这使我国旅游业在短短2年内就恢复发哦1988年的水平。

主要大事:

(1)1991年,《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第八个五年计划纲要》中,正式明确将旅游业的性质定为产业。(说明国家已经真正认识到旅游业的经济作用,包括旅游业对国民经济的直接贡献,以及由于旅游业对其他行业的刺激对国民经济作出的间接贡献。)

(2)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

1983年11月,作为试点,广东省率先开放本省居民赴香港旅游探亲。1984年,国务院批准开放内地居民赴港澳地区的探亲旅游。

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国家旅游局发布实施了《关于组织中国公民赴东南亚三国旅游的暂行管理办法》,旅游目的地限于新马泰三国,以后又增加了菲律宾等。这次批准的只是出国探亲旅游,公民出国旅游所需费用一律自理,采取由海外亲友交费的办法。

1997年7月1日正式实施了《中国公民自费出国旅游管理暂行办法》,标志中国出境旅游市场的形成。

虽然当时我国对出境旅游还有许多限制,但我国的出境旅游市场毕竟已经开始形成。对旅行社来讲,这不仅仅意味着有了更为广阔的客源市场,更重要的是它改变了我国旅行社在国际旅游合作中的地位。过去,我国旅行社只能单方面要求旅游客源国输送客源,而现在同样可以向他们的合作伙伴输送客源,这无疑极大提高了我国旅行社在国际合作中的地位和影响力。

在出境旅游崛起的同时,我国的国内旅游也保持了持续发展的势头。这无疑为我国旅游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总之,国际入境旅游的恢复和发展,出境旅游的崛起,国内旅游的持续增长,三方面共同有力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

(三)第三阶段:1995--- 行业调整阶段

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旅行社行业。(北京上海西安桂林公安介入导游跳楼自杀。如字画1000/0元卖给日本人)

主要大事:

(1)国家旅游局自1995年1月1日起,开始实行旅行社质量保证金制度。(见论文:实施与调整)

(2)1995年5月1日起,我国实行周五工作制,每周有两天的“双休日”。

(3)1999年5月1日,全国实行五一、国庆七天长假制(加上传统春节,被称为三个旅游“黄金周”)。大大促进了国内旅游的发展。(自2008年元月改变)

古代(天元P225

近现代( 杜江论文 动用军用飞机事件)
   2004年我国旅游业全面恢复振兴并有突破性发展,入境游、国内游、出境游三大市场全面振兴,旅游总收入达到6840亿元,相当于全国GDP的5.01%,2004年我国出境旅游增势强劲,公民出境旅游超过2800万人。2004年全年我国入境旅游人数10903.82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8.96%,比2002年增长11.37%。
   2005年1—10月份,入境旅游人数10018.07万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11.57%。2004年中国内地旅游出游人数达到11.02亿人次,首次突破10亿人次大关。国内旅游收入达到4711亿元。2004年底全国共有15339家旅行社,新增加1978家,其中,国际社增加108家,国内社增加1870家;旅行社总资产424.38亿元,同比增长9.42%;直接从业人员为24.62万人。
   作为国民经济的新兴行业,中国旅游业在发展初期就明确了开发建设的基本方针。一方面坚持对外开放,广泛吸引海内外各界资金;另一方面,充分利用社会资源,鼓励国家、集体、个人投资建设旅游项目。这种开放的投资方针推动了中国旅游投资市场的活跃和旅游接待能力的提高,为旅游业的繁荣发展创造了条件。尽管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仍存在诸多问题和障碍,特别是旅游业管理体制和投资机制的市场化程度较低,但总体上看,中国旅游业的投资环境呈不断优化的趋势。
   西部地区依靠其天然的自然资源获得了旅游业快速发展的机会,国内外投资者开始关注西部旅游业。但是,由于西部交通等基础设施的相对落后,发展西部旅游业相对海南、深圳等沿海地区而言难度要大得多。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后,西部旅游业迎来新的机遇,也给了垂涎西部旅游业的投资者们出手的良机。
   未来10 年间,我国旅游业将保持年均10.4%的增长速度,其中个人旅游消费将以年均9.8%的速度增长,企业/政府旅游的增长速度将达到10.9%,到2020 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目的地国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到2010 我国旅游总收入占GDP的比例将从2002年的5.44%达到8%。因此,作为六大新兴消费热点行业之一的旅游行业,在今后几年内将存在重大的投资机会。您若想对旅游业有个系统的了解或者想投资旅游业本报告是您不可或缺的重要工具。

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对旅游活动的影响

在早期铁路时代,汽车便已开始问世。但早期的汽车也是以蒸汽机作动力驱动的。当时的蒸汽机汽车无论是在速度上还是在运载能力上对出游点的选择、旅游时间的掌握以及在根据情况随意行、止等方面具有较大的自由。

19世纪末内燃机问世。内燃机技术的发展促成了飞机的发明。世界上最早一架客机于1914年已在美国开始飞行。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旅游活动,特别是国际旅游活动的发展陷于停顿。但从另一角度看,这场战争也加速了飞机技术的发展和机场的建设,客观上也为这些技术和设施战后转为民用和解决旅游发展的需要准备了基础。

如果说内燃机的出现预示着近代旅游开始向现代旅游的过渡,那么喷气技术在民航中的应用则标志了现代旅游的产生

思考题:

1、最初的旅行需要是如何产生的?

2、科技对旅游发展有何影响?

3、为什么托马斯.库克是旅游先驱?

4、分析二战后旅游迅速发展的原因。

第二章 旅游的概念、类型、性质和特点

第一节 旅游的概念

★理解“旅游”的词义:

“旅”,旅行、离家出行(反义词:居家);“游”,游览、游玩。

二者关系:离家出行不一定是旅游;反过来,要去游览、游玩必须要离家出行。

迁徙:由此地到彼地定居,主要目的是求生存,不再回来。

旅行:travel 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不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

旅游:tour或tourism由此地到彼地,主要目的是游玩,且一定时间内要返回来。

一、 旅游的概念

(一)早期的旅游定义

词典中对旅游的解释

旅游一词最早出现在1811年出版的《牛津词典》中,将其解释为离家远行,又回到家里,在此期间参观游览一个或几个地方。这种定义只是旅游表面现象的描述。

1927年,在德国以蒙根·罗特为代表出版的《国家科学词典中》将旅游定义为:狭义的理解是那些离开自己的住地,为了满足生活或文化的需求,或个人各种各样的愿望,而作为经济和文化商品的消费者逗留在异地的人的交往。

1981年,我国商务印书馆出版的《现代汉语词典》中对旅游的解释是:旅行游览。

在这些中外的一般性语言词典中,对旅游一词的解释是指人们因消遣性原因或目的而离家外出旅行的活动。强调其目的的消遣性

(二)旅游学者及研究机构和旅游组织对旅游的定义

长期以来,一些国际组织和学者曾给旅游下过多个定义,不同的旅游学者和研究机构以及旅游组织对旅游的定义都有不同。关于旅游的定义众多高教版9种、田里编著南开高职版8种、李天元编著南开版7种、魏向东林业版列出国际11种),还没有一个统一的为大家所采用的定义,

这些定义基本上可以分为两类:

概念性(理论性)定义(Conceptual Definitions ):从理论抽象出发而下的定义。(要反应出所定义事物的本质性的东西,简明、扼要、全面。)

技术性定义(Technical Definitions):人们出于某些工作例如统计工作的需要而对旅游作出的比较具体的定义。

两者的区别在于侧重点不同:概念性定义旨在提供一个理论框架,用以确定旅游的基本特点,以将它与其他活动区别开来,侧重于对旅游活动的定义;技术性定义主要为了旅游统计、收集数据的需要,以便为决策立法提供旅游信息,所以侧重于对旅游者的定义及划分方法。(暂不讨论,留到下章分析)

【定义分析】在国际上比较有影响的概念性定义有:

概念1.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Tourism is the sum of phenomena and relationships arising from the travel and stay of non-residents in so far that they don’t lead to permanent residence and are not connected with any earning activity.

瑞士学者汉泽克尔(Hunziker)和克拉普夫(Krapf)于1942年在其合著的《普通旅游学纲要》中提出,后来在20世纪70年代又被“旅游科学专家国际联合会”(International Association of Scientific Experts in Tourism)采用。(AIEST)P42

埃斯特定义中,用“非定居者”强调了旅游活动的异地性,用“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强调了旅游活动的暂时性,“不从事任何赚钱的活动”则强调了旅游活动的非就业性,而“现象和关系的总和”强调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埃斯特定义从消遣性旅游的研究角度,较好地把握了旅游的本质属性,因而在世界各地的旅游学界都有很大影响。

强调: 现象和关系的总和(二者的影响)-----综合性

各种关系—-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地政府及居民(不同的利益群体,必然在接触中出现冲突,故需要一定旅游法规管理,一定政策调整,以满足各自利益)

非定居者------异地性

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居留(会返回)——暂时性

不赚钱的活动——非就业性

问题:如何界定赚钱还是不赚钱—— 工作?会议?商务洽谈?

概念2.旅游是人们离开他平时居住和工作的地方,短期暂时前往某地的旅行和在该地逗留期间的各种活动。 1972年 学者或机构:伯卡特,梅特利克(英,萨里)

相同点:“短期旅行”、“逗留”、“异地性”和“暂时性”。

不同点: 强调逗留期间的“各种活动”

问题:1、对旅游者的外出目的没有做任何限制。(所有的活动都是旅游活动吗? 打仗?乞讨?避难?劳务?赚钱?)

2、它只强调需求方面的活动,而未能体现其活动导致各种关系产生这一客观的综合性特点。

概念3 旅游是人们出于日常上下班工作以外的任何原因,离开其居家所在地,到某个或某些地方旅行的行动和活动。 机构:美国参议院研究小组

本定义中,“日常上班工作以外的任何原因”强调了旅游活动的业余性,这种业余性兼容了日常工作以外的赚钱活动;离开其居家所在地---异地性;“旅行的行动和活动”则强调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本定义强调了消遣型旅游的特征,而没有排斥商务性旅游。

不足:未对旅游活动的暂时性加以限制;只从需求方面着眼而未能体现旅游活动的综合性。

概念4. 旅游是人的运动,是市场的运动而非一项产业的运动,总之,是流动人口对接待地区及其居民的影响。 学者:里考瑞什(英国旅游局BTA前执行主任)

相同点:“对接待地居民的影响”

不同点:强调旅游活动的本质是人的流动,而非产业和产品的流动,区别于其它产品。

特点: 渗透了“旅游流”这一社会现象的概念

但对旅游活动的暂时性未做明确限制

问题:人的流动就是旅游吗? 这个概念是旅行?还是旅游?

(三)综合起来,有关旅游的定义在以下几方面取得共识:(特点)

1、体现旅游的综合性:旅游是人们的旅行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一点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综合性。 各种关系—-旅游者、旅游企业、旅游地政府及居民(不同的利益群体,必然在接触中出现冲突,故需要一定旅游法规管理,一定政策调整,以满足各自利益)旅游社会现象、 旅游企业经营活动、旅游地政府政策导向及居民态度

2、异地性:旅游一定要离开日常居住地到另一个地方,要有空间位置的移动,即旅行。

3、暂时性:或流动性。旅游是流动的,在异地停留时间是暂时的(国际上一般规定不超过1年),是非长期定居的,最终必须返回原住地。所以,移民不是旅游。

4、非就业性

(四)对艾斯特定义的进一步说明

艾斯特定义(似乎表述的更全面,但是也存在问题)

旅游是非定居者的旅行暂时居留而引起的现象和关系的总和这些人不会导致长期定居,并且不牵涉任何赚钱的活动

1.旅行和暂时居留都是旅游吗?

2.如何界定赚钱还是不赚钱——工作?会议?商务洽谈?

▲3.以工商事务及出席会议为代表的差旅性旅行是否纳入旅游范畴中?

⑴商务旅游中包含消遣性旅游 美国统计25%

⑵任何旅游目的地也不会将差旅性旅游和消遣性旅游的收入分开计算

⑶权威性国际机构公认应纳入

五)基于以上对旅游定义的全面分析,我们给出的定义是:

旅游是人们出于移民和就业任职以外的其他原因离开长住地前往异地的旅行和暂时逗留活动以及由此所引起的各种现象和关系的总和(李天元主编南开版教材47页)

例: 分析下列哪一个属于旅游?

A.张先生乘船到温州,上午九点到,上岸后先后跑了几个服装、鞋帽市场进货, 忙到傍晚,又赶晚班船回上海。上了船之后,他才有工夫凭窗眺望落日景色……

B.李教授应邀到四川成都参加三星堆文化遗迹学术研讨会,三天内除了参观遗迹展览馆、开会、整理资料,几乎足不出户,第四天一早就匆忙飞回上海……

C.小王一行三人,利用暑假,参加上海青年旅行社的旅游团到成都、乐山、峨眉山转了一圈,看了 杜甫草堂、武侯祠、青羊宫,登上峨眉金顶看到了难得一见的佛光,参观了乐山大佛,还到沙湾参观了 郭沫若故居。虽然只有短短一周,至今回想起来仍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总结:旅游 ——旅游者的活动 ——旅游业的活动 ——各种社会现象——各种社会影响

提请同学注意:由于约定俗成以及依其重要程度,人们往往将旅游活动称为“旅游”,

但作为科学的定义: 旅游不仅仅是旅游者的活动!

二、现代旅游活动构成要素

1、旅游活动 是指旅游者的活动。

——是旅游概念中占主导地位的因素

——旅游业的活动由它而产生

——社会现象和影响由它而导致

2、现代旅游活动构成要素:(三体)

旅游者——旅游活动的主体

旅游资源——旅游活动的客体

旅游业——旅游活动的媒体

第二节 旅游活动的类型

先让学生讨论—教师总结

按地理范围: 国内旅游 国际旅游

按旅游目的: 观光旅游、保健旅游、会议旅游、宗教旅游、购物旅游、求知旅游(民俗旅游、考古旅游等) 猎奇旅游

按费用来源: 自费旅游、公费旅游、奖励旅游

按组织形式: 团体旅游 散客旅游

按计价方式: 包价旅游 非包价旅游

按年龄特征 :儿童旅游 青年旅游 老年旅游

按交通方式: 航空旅游 铁路旅游 汽车旅游 游船旅游

注意:各种分类的交叉与联系

一、按旅游目的划分

(一) 消遣旅游:以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包括观光、度假、探险等。

1、观光旅游:以参观、欣赏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为主要目的和游览内容的旅游消费活动。它是最为普通、最为常见的旅游活动类型。(《易经》上曾有“观国之光”一语,据信,这便是后来“观光”一词的由来。)

特点:第一,旅游范围广,按一定旅游路线沿途观光。第二,适应性强。不分年龄、职业、身份都适宜。第三,接待方便。

2、度假旅游:以度假和休闲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旅游消费活动。或利用假期进行休养和消遣的旅游活动方式。

特点:第一,度假地点相对固定,活动范围不大。第二,强调休息。第三,重复性较高。第四,对娱乐设施要求较高。

3、生态旅游:是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开展的一种以生态景观欣赏和体验为内容的自然旅游活动,是专项自然旅游的一种形式。

特点:第一,旅游者是那些对环境保护有高度责任感的人。第二,活动规模较小,不需要太高的资金投入。第三,必须对旅游地采取严格的环保措施,开展生态旅游活动尽量减少对环境的影响。第四,必须配备高素质的导游。(见卢云亭、王建军《生态旅游学》第70、71页,旅游教育出版社2004年版)生态旅游是自然旅游中的一种专项或特种旅游形式。随着我国旅游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已成为旅游资源开发继观光旅游、度假旅游之后发展的第三大领域。

(二) 事务旅游: 包括商务、公务、会议等。

1、商务旅游:以经商为目的、将商业经营与旅行游览结合起来的旅游活动。特点:第一,旅游频率高。第二,消费水平高。第三,对旅游设施和服务质量要求高。

2、公务旅游:政府人员因公出访在公务之余进行的参观游览活动。特点:第一,多采取团体形式。第二,专业行强。

3、会议旅游:以组织、参加会议为主要目的,并提供参观游览服务的一种旅游活动。特点:第一,消费水平高。第二,停留时间长。第三,计划性强。第四,对接待设施和服务要求高。

(三)个人或家庭事务旅游:

1、探亲旅游

2、修学旅游

3、教育旅游

(四)二分法:(刘伟、朱玉槐《旅游学》第4页,广东旅游出版社2001年版。F5/141)

1、单纯的旅游:以娱乐休闲为主要目的的旅游,即消遣旅游,包括观光、度假、探险等。

2、联带的旅游:以公务、商务等为主要目的联带的旅游,即事务旅游,包括商务、公务、会议、探亲、宗教朝拜、体育、修学等。

二、按地理范围划分

(一)国内旅游

公民在本国国境范围内的旅游活动,不属于所在国居民的长驻(1年以上)外国人在所在国进行的旅游活动。

(二)国际旅游

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跨越国界到另一个或几个国家去访问的旅游活动。包括国际来访的入境旅游和本国居民出境旅游两种情况。

入境旅游:①一般指外国公民到本国的旅游活动,又可分为过夜与不过夜的一日游两种情况。②特殊情况:迄今为止,港澳台同胞来大陆地区的旅游访问活动。(原因:台湾还没有统一,港澳虽然已经回归,但都作为特别行政区实行高度自治。)

出境旅游:①一般指本国公民到他国的旅游活动,又可分为过夜与不过夜的一日游两种情况。②特殊情况:大陆居民前往港澳台地区的旅游活动。

概念:跨国开展旅游活动

★发达国家的现代旅游发展路径:先发展国内旅游,再发展国际旅游。

发达国家的发展旅游业,是走一条国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的常规型的发展路径,即发达国家在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满足以后,国内旅游开始兴盛繁荣,继而国际旅游业也发展起来。我们所说的发达国家,主要是指市场经济工业国,人均国民生产总值是在6000美元以上。原来的联邦德国旅游业的发展就是走的这样的一种道路,他们是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的空白点开始发展的。20世纪50年代,随着联邦德国国内经济的恢复,国内的旅游业开始兴盛起来,这就进入了第一阶段。这一阶段的经济恢复工作需要大量的外汇,在国内旅游发展的基础之上,举办了吸引国外旅游者入境旅游的系列活动,以赚取外汇,于是进入了第二个阶段。最后到了60年代,以发达国家的高额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际收支顺差为依托,出现了“日耳曼民族大移动”的出境旅游,出国游客曾占世界第一位,进入了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和出境旅游全面发展的第三阶段。

★发展中国家的发展路径:先发展国际旅游,再发展国内旅游。

当今许多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业走的是非常规型的发展道路。具体说,就是低收入的发展中国家率先发展国际旅游业中的入境旅游,并且这种入境旅游随着经济发展引致的外汇瓶颈加剧,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同时,伴随国内人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国内旅游业开始兴盛起来,当迈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2000美元的新兴工业化国家或地区的行列时,国际旅游业中的支出旅游即出境旅游也崛起繁荣。我们所说的发展中国家,主要指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410美元一下的低收入国家,也包括后起的发达国家,他们那发展旅游业的初期目标主要是为了赚取外汇、发展经济。

(三)国内旅游和国际旅游的比较

⑴是否跨越国界(最根本的差别)

⑵消费程度

⑶停留时间

⑷便利程度 语言 货币兑换 手续

⑸经济作用 国际:国家经济总量的变化

国内:不同地区经济再分配

(一)按组织形式:团体旅游(简称GIT)、散客旅游(简称FIT)

1、旅游散客:自行安排旅游行程,零星现付各项旅游费用的旅游消费者。(如国际背包旅游者)

★近来“背包旅行”成为旅游爱好者们的热门话题,它起源于发达国家,在英语里叫“backpacker's travel”或“budget travel”,意思即“背包旅行,自助旅行”。这种旅行方式最先被年轻人所接受,他们精力充沛、渴望投入大自然的怀抱,享受旅行的快乐,但又付不起昂贵的费用,于是自己背起高过头顶的背包。因此他们通过自助旅行手册,寻找在旅途中省钱的途径和方法,对各地的住宿、交通、值得一去的地方也有所了解然后踏上旅程。渐渐的这种自助旅行方式被世人所接受,有一定经济来源的中产阶级也加入到“背包一族”中。到了20世纪80年代,欧美发达国家逐渐兴起一种全新的旅行方式——“软背包”旅行(soft-package),这是一种介于随团旅游和背包旅行之间的旅行方式,行程安排随意自主,旅行社根据游客需要随时提供高质量服务。旅行者既能充分享受自由旅行带来的乐趣,又可避免随团旅游的刻板和背包自助旅行的费心艰苦,对身体条件没有太高的要求,几人便可成行。虽然“软背包”旅行费用比随团旅游稍高,但越来越多希望体现个性的旅行者愿意选择这种旅行方式。

2、旅游团队:通过旅行社或旅游服务中介机构,采取支付综合包价或部分包价的方式,有组织按预定行程计划进行旅游消费活动的旅游者群体。

讨论:参加旅行社旅游团队的好处

1.方便:旅行社为旅游者代办外出旅游需要的订房、订机票车票、租车、订餐等多种事务,为旅游者提供了极大的方便,省去了旅游者麻烦。

2.顺利:旅行社在出发以前就为旅游者预定了有关的各种服务,从而保证了旅游的行程的顺利进行;

3.经济:旅行社提供的衣、食、住、行都是系统性的,低于市面价格,所以费用要比个人出游还经济。

4.导游:旅行社的旅游有导游讲解,一般来说,有导游讲解的旅游才能算是完美的旅游。

5.安全:随旅行社出游比较安全,原因在于团队出行,有组织,有陪同人员;个人出游在购物和行程中容易被当地人欺诈。

6.售后服务:由于近年来对旅行社的管理比较严,一般旅行社都交有质量保证金,一旦有了问题,您可以到旅游局去投诉,所以,旅行社的售后服务可以说是有保障的。

缺点:不自由(行程、线路、观光停留时间等)。

加:团体旅游&散客旅游的比例问题

现在国际上团队旅游和散客旅游的比例大体是3:7。但在中国,目前还达不到这一比例,海外旅游客人团队旅游和散客旅游的比例约为5:5,与国际水平相比还有一个比较大的距离。现在,国际旅游的比例在逐步调整,从以团队为主转变到团队和散客各占一半,再进一步转化为以散客为主。

国内旅游则尚处在发展的早期阶段,我们现在追求的是国内旅游组织化程度的提高,就是国内旅游团队的比例应该提高。从1993年开始,国内旅游团队占整个客流比重的3%,之后大体上平均每年增长一个百分点,到2000年已经达到10%。目前,国内旅游还处于发展早期,追求的还不是对应散客大发展,还未形成个性化供给的局面,还是要追求提高组织化程度。总体来讲,国内旅游组织化程度的极限目标是达到30%,要达到这个极限目标,恐怕还需要一个发展过程。

总之,从长远的发展目标来看,国际旅游是适应发展趋势,针对客人的个性化需求,形成以散客为主的局面,大体比例是3:7;国内旅游是逐步提高组织化程度,追求的目标大体也是3:7。从旅游方式来说,两个不同的目标方向最后达到大体相同的比例,就到了比较发达的阶段。

四、其他划分:

(二)按计价方式:包价旅游、非包价旅游

包价旅游是旅行社以一定价格向市场推销的成批量组合的旅行路线产品。它分为全包价和小包价两种。前者包括一次旅游活动的全部旅游服务;后者只包括其中主要的几项服务。

非包价旅游是指旅行社根据旅游者需要按单项计价的旅游活动。主要对象是散客,所以非包价旅游又称散客旅游。

(三)按费用来源:自费、公费、奖励

奖励旅游是由企业或社会团体提供费用,以奖励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与公费旅游相同的是费用均来自公家,不同在于参加人员资格限定为成绩突出者)

(四)按旅游距离:远程、中程、近程旅游

(五)按旅行方式:航空、铁路、汽车、海上、徒步、骑车等

(六)按活动内容:观光、考古、探险、宗教、种族、文化等

(七)按旅游资源特征:风景名胜、城市、海滩、山地、温泉、冰川等

(八)按享受程度:豪华、标准、经济

(九)按旅游要求的特殊性:特种旅游(如自驾车、攀岩、潜水、滑翔、登山、漂流、科考、探险等)、专项旅游(为社会、经济、文化、科研、修学、宗教、保健、节庆等某一专门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生态旅游(如高科技农业观光、生态农庄、观鸟旅游、户外摄影等)

附:国家旅游局的划分

观光旅游 sightseeing tour:以参观、欣赏自然景观和民俗风情为主要目的和游览内容的旅游消费活动。

度假旅游 vacation tour:以度假和休闲为主要目的和内容的一种旅游消费活动。

专项旅游 specific tour:为社会、经济、文化、科研、修学、宗教、保健等某一专门目的而进行的旅游活动。

会议旅游 convention tour:由跨国界或跨地域的人员参加的,以组织、参加会议为主要目的,并提供参观游览服务的一种旅游活动。

奖励旅游 incentive travel:由企业或社会团体提供费用,以奖励为目的的一种旅游活动。(与公费旅游相同的是费用均来自公家,不同在于参加人员资格限定为成绩突出者)

特种旅游 special interest tour:由旅游行政主管部门和相关主管部门专门批准,并进行总体协调的具有竞技性和强烈个人体验的旅游活动。一般需要提前申报计划。如生态旅游、探险、狩猎、潜水、登山、汽车拉力赛及洲际、跨国汽车旅行等。

——国家旅游局颁布《旅游行业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旅游服务基础术语”

第三节 旅游活动的性质(nature of tourism)

一、 旅游活动是多种现象的综合反映

旅游活动涉及到现代社会生活的众多层面,就旅游要素来讲,1954至1964年,我国旅游业有三要素,是“吃、住、行”。1964年7月,随着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成立,出现了四要素,是“吃、住、行、游”。1980年,出现了旅游产品和旅游纪念品。这时才出现吃、住、行、游、购。1990年,旅游出现了第六要素:娱。从2000后开始,可能再出现3个字,“学(学习),安(安全)、健(健康)”,从而形成九要素。由三要素转成九要素,旅游出现了新的局面,同时也反映出:旅游活动涉及到现代社会生活的众多层面。

旅游活动已成为一种社会现象

旅游活动又是一种文化现象

旅游活动还带有经济活动的色彩

旅游活动是一项涉及政治的社会现象

1、社会现象

l 旅游活动最突出的特征:不同地区间的人员流动,例如节假日的大规模人群流动。家庭中只要收入达到一定水平都把旅游作为主要的活动。(李天元P90)

l 就消遣旅游而言,旅游是闲暇时间进行的活动。

2、文化现象(摩梭人的走婚习俗;白玉巴塘等地的山岩父系文化,一夫多妻)

客源地、旅游者的产生——历史文化背景、政治制度、个人的旅游需求

目的地——观光、娱乐、社会民情风俗都是文化的范畴

l 游客自觉或不自觉,都不可避免地要接触东道社会的文化。

l 同时,来自不同地区的游客也会以自己表现出来的本国文化影响东道社会的居民。

3、经济现象

关键:——旅游活动的主体?(是旅游者、还是旅游业?)

——是取决于对旅游活动内容范畴的界定

谢彦君:旅游的真谛是通过经济手段完成的审美活动。经济与审美对于旅游来说,就好比人的灵魂与衣服,没有灵魂的人只是个衣架子,但有灵魂的人没有衣服也万万走不出去。旅游过程的吃住行游娱购没有一项不建设到经济活动的,都与经济密不可分。

4、 政治现象

表现为:(1)国与国之间的关系是出境旅游实现的前提;(2)稳定的政治环境是发展旅游的又一前提。(3)旅游作为交往活动,可以改善国家的政治关系,增进国际间了解,消除偏见和误解,从而缓解或消除国际矛盾。经济上还可以平衡进出口贸易。

讨论:旅游的本质属性是什么?

分析:从旅游活动产生的原因看,旅游活动是人类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需求,本质属性是文化属性。(旅游者角度)

从旅游业兴起的原因看,人们之所以会经营发展旅游,是因为经济利益的驱动,旅游可以产生巨大经济效益,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旅游是一种经济现象,本质属性是经济性;(旅游经营者角度)而旅游者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不会创造任何外在的可供消费的资料,相反,却吞噬着旅游者以往的积蓄和他人的劳动成果。所以,旅游无疑是消费行为。(旅游者角度)

从旅游的目的、发生时间及旅游活动的构成上看,旅游这种活动又具有休闲属性。

从总体来看,旅游带有经济的、政治的色彩,所以其本质不能单一理解。

旅游的本质和属性 旅游是人类在基本生存需要得到满足后产生的一种精神文化,包括追求休闲、追求新奇、追求体验感受等,所以主要是人类社会的一种文化现象。但与经济、政治联系紧密。

现代旅游活动是一项以不同地域间的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和政治等许多方面的社会文化活动(李天元P55

第四节 旅游活动的特点

翻阅一下众多的旅游研究文献,我们可能会发现人们对旅游活动的特点有着多种不同的归纳。其实这并不奇怪,因为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所作出的结论自然会有差别。但重要的问题是,无论如何不能为了总结特点而总结特点。对旅游活动的特点进行总结充其量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真正的目的在于通过认识所总结出来的特点,能够有效地加深对旅游活动的了解,从而有助于指导旅游经营和旅游管理的实际工作。本着这样一种考虑,我们在这里集中归纳和讨论现代旅游活动的四个主要特点,即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性、规模发展的持续性、空间分布上的地理集中性和时间分布上的季节性。

一、普及性

确切地说,20世纪60年代中期以后,劳动阶层才真正形成旅游大军的主力。自此开始,大众旅游便成为现代旅游活动发展的一大特点。三个概念

(一)大众旅游

所谓大众旅游(Mass Tourism)一语,通常有其双重含义。它是指大众化旅游或旅游活动的大众化,即旅游活动参加者的范围已扩展到普通的劳动大众。旅游度假已经不再是少数特权阶级所独享,而是已发展成为普通大众人人享有的权利。WTO在1980年发表了著名的《马尼拉宣言》,其中明确指出:旅游活动是现代人类社会的基本需要之一。为了使旅游活动同其他社会基本需要一起协同发展,各国应将国民旅游纳入国家社会发展的内容之一,使旅游度假真正成为人人享有的权利。

大众旅游的另一层含义则是大众型旅游,即现代旅游活动的大规模开展所形成的以有组织的团体旅游为代表的大众型旅游模式或旅游活动开展形式。这里所谓的大众型,实指大规模型式,主要是指旅游者在旅行社的组织和安排下,借助各类有关旅游企业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按照预定的时间、线路和活动内容,以大规模集体活动形式,有计划地完成全程旅游活动。由于这种大规模集体活动的旅游形式非常普及,故称之为大众型旅游。

随着20世纪60年代大众型旅游逐渐走向普及,并形成为广大民众中占支配地位的旅游活动开展形式,人们对其功过的评价就一直不断。长期以来,特别是那些关注旅游影响研究的社会学家,大都对大众型旅游活动的开展持否定意见。进入80年代之后,随着人们环境意识的不断提升以及对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愈加关心,大众型旅游似乎更是成了人们口诛笔伐的对象。但是,客观地讲,这种大众型旅游活动开展形式在现代旅游兴起之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无疑是十分必要的。为什么?

⑴广大民众普遍缺乏外出旅游的经验,对旅游目的地的情况不大了解或者不熟悉,如果没有这种大众型的旅游形式,人们外出旅游的心理安全感障碍则难以在短时内得到克服。

⑵如果没有这种大众型的旅游形式,人们在外出旅游过程中不但会困难重重,而且旅游开支也将增加很多。

⑶如果没有这种大众型旅游模式的普及,旅游者的数量就不会迅速扩大,大众化旅游的局面也就难以形成。

(二)奖励旅游

现代旅游活动的普及性的另一表现是,它不仅是人们的一种异地休闲方式,而且还越来越多地被很多国家的公司企业和组织机构用为激励员工的手段。这便是所谓的奖励旅游。

奖励旅游的出现始自20世纪60年代的美国。最初是某些公司企业为了表彰和奖励那些工作成绩突出的销售人员,组织他们携领配偶外出旅游。后来,一些研究管理问题的心理学家在经过大量的调查和分析之后发现,把旅游作为奖品来奖励员工时,所产生的激励作用远比传统的金钱和物质奖励的刺激效果要好得多。特别是在社会比较富裕的情况下,金钱和物质已不再像过去那样为人们所在意。以作为奖品的物品为例,如果人们感到自己需要,那么自己出钱也可买到。因此,以这些东西作为奖品时,不要说对受奖者不会有很大的激励,其他人更不大会从中受到激励。而奖励旅行则有所不同。

奖励旅游往往是一种特殊的高级旅游经历。这主要是因为:

⑴奖励旅游活动的开展一般都由本公司的头面人物出面作陪,这对于受奖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殊荣;

⑵奖励旅游的目的地都经过特别挑选,一般为人们自己不大容易前往的地方;

⑶奖励旅游的活动内容往往由有关旅游企业采用量身定制的做法进行特别组织和安排;

⑷最为与众不同的是,在奖励旅游活动期问,本公司的高级首脑通常都会专门抽出半天或一天的时间,亲自组织受奖者共商本公司的发展大计。

这种做法不仅客观上会使受奖者感到受赏识,而且能使其体验到公司主人翁之感,因而这种经历是那些非受奖者无论如何也难以获得的。所以,对于很多未受如此奖励的人来说,他们一方面会对受奖者投以羡慕,另一方面则为自己未能获得这样的荣誉和经历而自省,因而很可能也会刺激他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努力奋发向上。

因此,奖励旅游作为一种激励手段此后愈加为各种组织所效仿,不但在实业界中是如此,其他非营利组织乃至政府机构对那些成绩突出的工作人员,也都越来越多地采用了这种奖励办法。现在,奖励旅游已经形成为一块含金量很高的高级旅游市场,并且其市场规模仍在继续增大。目前世界各地都有一批旅游企业专门经营这一市场。

(三)社会旅游

现代旅游发展的普及性表明,旅游和度假活动正在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在经济发达国家中,大多数家庭都有自己的旅游预算。很多生活并不富裕的家庭也总要设法在其生活中的其他方面节省和精打细算,以便能够保证至少一年一度的全家旅游度假计划的实现。

但是,这并非意味着在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中,所有的家庭都已非常富足,都有条件外出旅游甚至出国旅游;也不是说那些经济状况并不宽裕的家庭只要在生活上精打细算一下便可节省出旅游开支。在这些国家中,毕竟还有相当数量的社会下层。这些家庭的经济收入之低,使其无论怎样节俭恐怕也难以挤出可用于旅游度假的开支。对于这些低收入的贫困家庭,有些国家采取通过由国家、地方政府、工作单位、工会或户主所属的其他组织团体提供资助或补助的办法,帮助他们实现外出旅游。这便是所谓的社会旅游(Social TOUI‘ism),亦称社会补贴性旅游。所谓提供资助或补贴,各地的做法也不尽相同。

当然,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外出旅游度假对于很多家庭来说,目前在很大程度上仍属于一种奢侈性消费。但很多国家的情况表明,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逐渐提升,参加旅游活动的人数正在不断增多,旅游活动不断普及的发展趋势也已表现得比较明显。以我国的情况为例,在20世纪80年代以前,能够参加旅游活动的人数很少。在很多人的心目中,旅游甚至是一完全陌生的概念。然而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实施和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日渐提高,对旅游活动的需求也在不断发育和增长。到了2000年,我国国内旅游活动的规模已高达7.44亿人次,甚至我国公民出境旅游的规模也已突破

1000万人次,达到了1047.26万人次。不难预测,旅游活动在我国民众中的普及化发展趋势今后仍将会继续下去。

二、持续性

现代旅游活动的第二个特点是其增长趋势的持续性。自20世纪50年代起,全世界旅游(包括国际旅游和国内旅游)活动的发展持续不衰。以国际旅游为例,虽然由于受暂时性的能源危机或经济危机的影响,全球个别年份的国际旅游人次略有波动,但总的趋势是持续发展上升的。这一点可从下面的统计数字中得到证明(见表2—1)。

但是,这一持续上升趋势只是针对整个世界的旅游活动发展的总体情况而言,并非所有地区或所有国家的旅游活动发展情况都是如此。具体到某一地区或某一国家的情况,旅游活动的发展在某些时期因某种因素的影响而出现挫折或倒退是完全可能的。在这方面,中东地区的情况便是较为典型的一例。在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前,中东某些地区曾一度是国际上的旅游热点。但是随着70年代中期中东战争的爆发,以及自此之后该地区政治局势一直动荡不稳,使得这一地区中不少国家的旅游业坠入了深谷。再比如,2001年美国911的影响,致使该年访问的国际游客大量减少。

但是所有这些并未能阻止全世界旅游人次持续增长的总步伐。因为“西方不亮东方亮,黑了南方有北方”,一个地区因局部变故而导致的来访游客减少,可能会为另一地区接待游客数量的增加所弥补。国际旅游人次的下降也可能会由国内旅游人次的上升所代替。总之,只要不发生新的世界大战或全球性的严重经济危机,全世界旅游活动的增长肯定会继续下去。正是因为如此,世界旅游组织才敢于预言,到2020年,全球国际旅游活动的规模将达到16亿人次,全球国际旅游消费将超过10000亿美元。

三、地理集中性

现代旅游活动的第三个特点是其在空间分布上的地理集中性。

人们已经注意到,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和交通运输工具的进步,世界各地之间旅行往来的时间距离不断缩短。所有几乎世界各地都留下了旅游者的足迹,甚至像南极洲这样遥远的冰雪世界,也已成为某些旅游者的目的地。

实际上,虽然现代旅游者的活动范围可以说几乎是无处不到,但他们的旅游活动绝不是平均或大致平均地分布在地球表面的各个地方。恰恰相反,他们的活动往往相对集中于某些地区或国家,甚至相对集中于某些区域乃至某些景点。

例如,近些年来,全世界每年大约有6亿多人次的国际旅游。实践表明,旅游者的活动开展并非平均地分散于世界各地,而是往往集中于某些地区。例如,在全世界的国际旅游活动总人次中,在欧洲地区旅游的人次最多,其次是美洲。这两个地区合到一起,每年接待的国际旅游者数量都占全世界国际旅游者总量的大约80%左右。相比之下,非洲、中东、南亚等地区每年的国际旅游接待量都很小。这三个地区的国际旅游接待量合到一起,也占不到全球国际旅游总量的8%。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全世界国际旅游活动在地域分布上的这种格局,从进入现代旅游时期以来的半个多世纪中,每年都是如此,基本上没有太大的变化。从下面的统计表(见表2—2)中,我们可以观察到这一情况。

上述情况表明,从全世界国际旅游活动的地区分布格局来看,现代旅游活动突出地表现有地理集中性的特点。 、

旅游活动的地理集中性不仅反映在全世界国际旅游活动的地区分布格局上,具体到某一个国家,旅游活动在该国各省(州、郡)及各城市间的分布情况,同样也呈现出这一特点。例如,到我国大陆来旅游的海外游客也不是平均分散到各个省市去活动,而是沿着他们所希望的旅游线路到他们所希望的地区去旅游。其中,需求较大的线路和游客数量比较集中的地区便形成了所谓的旅游热线和旅游热点。例如,在1995年,接待海外来华旅游者数量超过20万人次的城市有北京、深圳、广州、上海、杭州、珠海、西安、昆明、桂林、泉州、中山、苏州、厦门、南京、天津等15个。另外,还有沈阳等13个城市各自接待量都超过1()万人次。这28个主要旅游城市该年共接待海外旅游者1 304.76万人次,占该年全国接待海外旅游者总量的75.5%。也就是说,为数众多的其他城市接待量的总和还占不到全国接待总量的l/4。这意味着有些城市的接待量很小,有的可能根本没有海外旅游者去那里活动。虽然近些年来我国各城市的海外游客接待量以及排位顺序有了一些新的变化,但是不论怎样变化,各城市间的接待量差距不可避免地依然存在。这种热点与冷点城市(或地区)接待量之差别,无疑也都反映出旅游活动的地理集中性特点。

如果我们把观察的地域范围进一步缩小,同样还会发现,即使是在同一个旅游城市中,旅游者往往集中访问某些区域的现象也是屡见不鲜。例如,英国的首都伦敦是世界上著名的旅游城市之一。市区内的特拉法格广场、西敏寺、白金汉宫和伦敦塔等都是有名的参观游览点,因而也是外来游客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据调查,在伦敦接待的外来旅游者中,大约有93%的人都会去特拉法格广场游览,85%的人都要参观西敏寺,83%的人都会去白金汉宫观看皇家卫兵的换岗仪式,82%的人都去伦敦塔参观。换言之,访问伦敦的旅游者并非平均分布在伦敦市内各处活动。实际上,不仅伦敦的情况是如此,在我国乃至世界上任何一个旅游城市中,类似的情况也都存在。

了解和认识旅游活动的地理集中性特点,无论是对于微观层次上的旅游企业经营,还是对于宏观层次上的旅游规划与管理,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微观层次上看,认识旅游活动的地理集中性特点首先有助于指导旅游企业的选址,也就是说,有助于指导旅游企业将营业地点选定于旅游者活动比较集中的区域。特别是对于像饭店、餐馆、旅游商店、旅行代理商之类的旅游服务企业来说,人们根据长期以来的经验总结,一直将“地点、地点、还是地点”(10cation,locaIiOn,and location)作为这类企业经营成功的“黄金法则”。其中所说的“地点”,实际上就是指旅游者或潜在顾客活动比较集中的地方。

从宏观层次上看,认识旅游活动的地理集中性特点有助于指导旅游接待地区的旅游发展规划工作,从而有助于促进可持续旅游发展的实现。这主要是因为,任何一个接待地区的旅游承载力都有它的极限。如果旅游接待量突破这一极限,即可能会使原本是以潜在形式存在的负面影响转化成为现实性的实际问题。而旅游承载力极限的突破往往都同旅游活动在地域分布上的过度集中有关。例如,如果某个地区所接待的来访游客平均分布在该地区内开展旅游活动,该地区的旅游承载力极限可能远远不会被突破。然而实际情况却往往是,由于旅游活动的地理集中性特点的存在,来访游客旅游活动的开展可能会过度集中于该地区内的某些区域,从而导致了突破承载极限问题的实际发生。如果发生这种情况的时间过久,旅游对该地的负面影响便会迅速增大,甚至有可能演化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由此所造成的损失可能会抵消、甚至会超过发展旅游业所带来的经济收益。在这方面,不少发展较早的旅游发达国家和地区都曾有过不少的案例和教训。近几年,我国有些地区,特别是某些旅游景点,在旅游接待的旺季时节也已出现了值得认真解决的“人满为患”的现象。

总之,“人满为患”和“超载”现象的出现,往往都是旅游活动的地理集中性这一特点所直接导致的问题。这些问题只有通过科学的旅游规划工作和有效的游客管理工作才有可能得以克服或抑制。

四、季节性

现代旅游活动的开展不仅在空间分布上具有地理集中性的特点,在时间分布上也往往呈现出不均衡的特点。这种在时间分布上的不均衡特点被称之为旅游活动的季节性。

在旅游业经营中,人们把一年中旅游者来访人数(或某地人口中外出旅游的人数)明显较多的时期称之为旺季(high seas()n),明显较少的时期称之为淡季(10w season),其余时期则可称之为平季(shoulderseason)。

其实,游客来访量在时间分布上的这种变化不仅存在于一年之中的四季之间、各月之间、以及各周之间,而且在一周之中的不同日期之间甚至一天之中的不同时段之间也同样可以见到。例如,对于大多数旅游景点来说,周末来访的游人数量通常都会多于平日。对于饭店和航空公司来说,周末光临的商务客人数量则通常都会少于平日。而对于餐馆和酒吧之类的餐饮经营企业来说,其一天之中不同时段的业务量都会有很大的差异。

同很多其他旅游目的地国家的情况相比,我国国际旅游接待状况的淡、旺季差别还算不上悬殊。这一方面是因为我国疆域辽阔,各地的气候环境不一,一年中各个月份都有适宜于开展旅游活动的地方;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在我国吸引外国旅游者来访的重要旅游资源中,有相当一大部分旅游资源都是历史人文资源。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起着抑制国际来访旅游季节性波动的作用。相比之下,在有些旅游目的地国家,特别是那些单纯依赖自然旅游资源吸引外国游客来访的国家和地区,来访旅游需求的季节性波动情况比我国要严重得多。在其中有些国家或地区中,很多旅游企业都是季节性经营,因为每到旅游淡季,游客十分稀少,企业为了不致更多地亏损甚至不得不关门停业,从而造成设施设备的闲置、从业人员的季节性失业以及其他方面的经济和社会问题。

特别是对于一个旅游目的地的旅游管理部门来说,来访旅游需求的季节性是一个必须正视的重大问题。正因为如此,世界各地一直都在想方设法,特别是通过旅游规划和市场营销工作,努力去减小季节性的程度和影响。

一、普及性

1 大众旅游(mass tourism)兴起

2 旅游度假成为人们现代生活的必要组成部分。

3 奖励旅游的迅速发展

二.持续性

三.地域集中性

1.世界旅游地区格局不均衡。

2.国家内部旅游活动呈现集中性。

3.同一城市也存在旅游集中性。

四.季节性(旅游淡季、旅游旺季、旅游平季)

差旅旅游季节性不明显,探亲访友旅游受传统节假日影响,但总体格局受季节影响也不大。真正季节性明显的是消遣性旅游。季节影响气候—影响目的地景观(如植被的季相);客源地:带薪渡假有明显的季节特征,从而产生出游的季节性。出游季节性与客源性质的关系:①游客以社会中下层人员为主,则季节性明显;游客以中上层人员为主,则季节性不明显。②随着经济发展,收入增加,一地的游客出游季节性会逐步减弱。

复习本章内容,思考下列问题:

1、旅游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任务是怎样的?

2、什么是旅游,怎样理解旅游的定义?

3、旅游的基本属性是怎样的?

4、旅游活动的类型有哪些?

王连义,著名旅游管理、旅游规划、企业策划、比较文化、国际礼俗、国际谈判,人际沟通、领导科学、物业管理,质量保障、企业管理、市场营销、旅游接待和导游翻译专家。河北省黄骅市人。1964年南开大学外文系英国文学专业毕业。从毕业至今一直在我国最大的旅游企业一一中国国际旅行杜工作。做过十年旅游销售工作,访问过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又做过十年接待工作,接待外宾近万人;还做过五年公共关系工作及近十年的旅游管理和培训工作,有“中国旅游界总教头”之称。

曾任国旅集团培训中心主任、教授、研究员国家特级导游评委、中国旅游研究所研究员、国务院战略研究所、中国公关协会、中国旅游学院、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北大总裁培训中心,清华职业经理培训中心等许多大学的兼职教授、客座教授和教授委员会成员。全国历届旅游大赛总裁判长、保利集团投资公司,海淀区政府、宁波市、东莞市政府高级顾问。许多五星级饭店的“荣誉客人’曾为中央机关、各省市大企业做规划培训,其中有北京各大企业、中关村留学生园区,保利集团、宁波,东莞、青岛等国内大企业,也为一些大型国际会议做专题演讲。

其名列入《中国翻译家辞典》、《世界名人录》及剑桥《世界知识分子名人录》,业余时间从事写作,著作颇丰,有些作品被译成英日、法、德、朝,越,等15种文字。

★王连义说,中国旅游业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出现了各具特色的四大旅游区。
   一是以广州为中心的珠江三角洲地区。这个地区占全国出境市场和国内市场份额的1/3。旅游业内有一句话,“经营旅游若不接待广东人,你等于不经营旅游业。”广东人口占全国的1/200,银行存款却占全国的1/20。广东人有了钱,第一想法就是旅游。
二是以上海为中心的长江下游地区。占全国旅游市场的1/6,这个地区体现了长江下游文化,他们有了钱,首选是买保险。
三是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地区。这个地区占的份额不到1/7,北京人有了钱,首选买汽车。
四是以哈尔滨为中心的松花江流域及其周边,包括辽宁。这个地区体现了松花江的豪壮文化,他们有了钱,先买房子

★“想做旅游,得了解我国旅游业的客源(包括国际游客)情况,目前已由第一代游客向第二代游客转化,体验式旅游的第三代游客也出现萌芽。”王连义说。
第一代游客出访的目的是为了满足好奇心,他们旅游的方式是看热闹,旅游的目的是观光、消遣、放松。第二代游客访问的目的是为了满足求知欲,旅游的方式是看门道,旅游的目的是受教育,获信息,领略异地他乡的情趣。第三代游客出行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体验感,方式是学文化、研究风情,体验人间的另一种生活方式。

★1954至1964年,我国旅游业有三要素,是“吃、住、行”。1964年7月,随着中国旅行游览事业管理局的成立,出现了四要素,是“吃、住、行、游”。1980年,出现了旅游产品和旅游纪念品。这时才出现吃、住、行、游、购。1990年,旅游出现了第六要素:娱。从今年开始,可能再出现3个字,“学(学习),安(安全)、健(健康)”,从而形成九要素。由三要素转成九要素,旅游出现了新的局面,这就需要我们以崭新服务方式迎接这样的游客。

 

 

版权所有 ©2004 郑州升达经贸管理学院